亞當尼特来自英国,是一位概念艺术家,20世纪90年代因将自己的艺术作品留在伦敦街头任人拾取,而首次为人所知。自那时起,尼特就将注意力集中于“维度主义”:他的多维艺术作品由多种不同材料制作而成,观者位置不同,看到的形状也就有差别。
亞當 尼特:我大约从3岁起就很喜欢绘画, 用绘画来表达我自己远比花时间写一页文字来表达要容易得多。从无到有,这种创造的感觉很美妙。
我16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学校,学习平面设计,后来得到一份平面设计师的工作,挣工资来支付房租和购买食物放进冰箱,这样,晚上我就能专心绘画。
1997年左右,我开始将我的作品留在伊普斯威奇的街头。而后我搬至伦敦,到2006年,我在街头共丢弃了5000多幅画。同年,我辞了白天的工作,停止了“街头艺术”,开始探索一种新的绘画方式。2009年,我开始了维度主义创作,直到今天我仍在探索用这种方式创作。
设计邦:你怎样描述自己的做法?
亞當 尼特:对我而言,作为艺术家,关键就是要有创造力,能不断创造、发明看待、展示世界的新方法,要不断尝试新事物,不断推进自己的创作,要自己制造问题,然后尝试解决。
设计邦:谁或者什么对你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最大的单一影响?
亞當 尼特:我经常会读各种文章了解新的思维方式。我推荐卡尔·荣格(译者注:著名心理学家、精神分析学家,分析心理学的创始者)和艾伦·瓦兹(译者注:哲学家、作家,著有《冥想的艺术》)。
设计邦:你认为你的强项是什么?
亞當 尼特:接受所犯的每个错误,并且每次都以某种方式将其转化为一种积极的学习经历。
设计邦:你最喜欢使用哪种材料创作?
亞當 尼特:我喜欢徒手作画。用手指在画布上涂抹又凉又湿的颜料,这种感觉非常好。纯原生态、纯动物式的表达!也非常有趣!如果用画笔,则会失去很多情绪和感觉。
设计邦:今后,你想探索使用哪些材料?
亞當 尼特:世界上最黑的材料Vantablack!……我一直等着蘸一些到手上进行创作。
设计邦:你认为网上的设计资源是如何影响今天的艺术创作的?
亞當 尼特:对我来说,我认为我们正在进入视觉艺术时代中一个非常有趣的阶段。摄影技术的问世,使人们不再需要传统的画家去绘制全家福等来描绘生活了,因为照相机可以完美捕捉2D现实。绘画要生存,画家就不得不画那些照相机无法捕捉的内容。新的绘画方式就此应运而生:如立体主义、表现主义和野兽主义等。画家不得不围绕新的技术,画出自己的风格。
今天,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新的媒体和媒介。我们看到了后网络艺术的诞生。画家如何创作出互联网无法捕捉的东西呢?现在,人们不再需要出门去看画廊开幕展,而是能直接在网上观看其图片或视频。后网络绘画必须要挑战或是接受这些观念。
在我的维度主义画中,我想创造一种只有在现场亲眼看到,才能看全看懂的画。摄影和视频都不能将我的作品完全描述出来。在维度空间中,有传统的高度、宽度和深度。4维空间中加入了时间。在我的作品中,观者在空间中扮演着时间的角色,因为他或她会围绕画移动,空间和形状变化甚至失真都取决于观者所站的位置。画会对观者的位置作出反应。
或者引用孔子的话:“吾听吾忘,吾见吾记,吾做吾悟。”基本上就是说,有些事情必须亲身经历,才能完全理解。
设计邦:你怎样看待专才和通才?
亞當 尼特:我认为能不断适应是很有好处的。你可能是某一技术专业领域内最顶尖的专家,但是如果那项技术发生了变化,你怎么办?所以,你必须要为改变做好准备。
设计邦:你目前对什么比较着迷?你是如何将其融入自己的作品的?
亞當 尼特:持久理论和时间无限可分割理论。我希望在维度主义创作中,将其中的一些概念视觉化。
设计邦:除了创作,你最钟情于什么?
亞當 尼特:音乐!音乐!还是音乐!
设计邦:生活中,你信迷信吗?或者有没有什么习惯行为?
亞當 尼特:喜鹊!如果我看到一只形单影只的喜鹊,我就认为是噩运。我会假装自己没有看到它,或者会拼命环顾四周寻找第二只!所以,基本上,我只在信迷信对我有利的情况下才会变得迷信……人类很典型的特点。
设计邦:你听过的最好的建议是什么?
亞當 尼特:“别让混蛋把你打倒”,这很可能是你需要知道的唯一一句拉丁话。
设计邦:你的座右铭是什么?
亞當 尼特:读到的都不能信,眼见的只能信一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