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当年是街头艺术家的亞當 尼特在艾尔姆斯莱斯特斯画室(Elms Lesters Painting Rooms)高耸的屋檐下喝茶,周围环绕的尽是他3年来在这个画廊所完成的作品,很难想象他“不能看到自己通往艺术世界的道路”。相反,我们很容易就能绘制出亞當 尼特这位画廊艺术家非常迅速、自信的发展历程:初期,他用海报颜料在硬纸板上绘制画像,所绘画像遒劲有力; 用纸板油画和画布描绘生动的场景,内容多样,其中包括骚乱、足球赛、理发店、孤独电话、临终床、音乐会钢琴演奏家、怀孕测试;《自画像》(Self Portrait)、《圣母玛利亚》(Madonna)、《侧躺的裸体人》(A Reclining Nude)等作品中用扭曲的透明塑胶和油漆塑造出那些引人注目、明亮清楚的脸和外形;而他最新的作品,则是用多层透明塑胶板呈现出美妙的 “四维”肖像,几乎就是高科技版本的弗兰西斯·培根(Francis Bacon)。
亞當 尼特的作品卖得非常快,所以有些我无法在画廊的墙上看到,只能看展品目录。似乎每部作品都在动,他的画让我想起了俄国20世纪早期的先锋派艺术家。他的作品是有棱角、有力量、有感情、充满生死,恰似那些俄国艺术家的作品。亞當 尼特所用的材料多种多样、尝试大胆:早期(2008-2009年)的绘画作品描绘的是假牙、电话、维多利亚的玻璃假眼,其灵感来源是退休的牙科医生和易趣网(ebay)上出售的阁楼藏物。如今(2010年),他用透明塑胶切割出牙齿和胡须,将塑料加热、铸模、旋转、分层,形成三维绘画。埃尔特克斯(Aertex)的衬衫所用的材料是金属,耳朵和头骨用霓虹灯勾勒,眼睛则由气溶胶喷喷出浮动环,将着了色的透明塑胶经过重叠,呈现出明暗效果。
亞當 尼特说“我看到透明塑胶能用来绘画,而我则力求成为一名现代画家,用光作画。计算机这个工具非常重要,我可以用它给作品拍照,了解色彩变化,这样就可以免得浪费原材料。我的电脑上有我的过去、现在、将来,但是我一定不会让计算机接管一切。我力求让绘画走向三维,确切地说是将绘画中的内容带出二维平面,与此同时,还要力求不去改变作品带给人类的感觉:美术和工艺美术上的感觉。”
“先锋”一词来源于12世纪的法国军队或小型舰队的前锋,暗示带头勇敢地冲进未知世界。亞當 尼特的艺术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是派生性质,但是却又比我所接触的任何艺术家都更加强烈地希望拥抱技术进步。 他说:“我是立体主义、野兽主义、超现实主义等主义的超级粉丝,我用这些主义的内容来推进我的艺术创作。我想创作一些新的东西,要以一种新的视觉方式来展示。艺术世界要能反映技术革新和新媒体的丰富性。卡普尔(Kapoor)就成功做到了这一点;他能够利用新材料创造出一种感觉。我所追求的是能吸引人们的、具有某种魔力的东西,所以他们想知道我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,就会更仔细地观看。就像对待200年前的康斯太勃( Constable)一样。”
同时,亞當 尼特也马上指出作品中过度采用技术会带来很多弊端,如果给予文化过多的自由和选择,那么文化中固有的被动成分就会令人一事无成:“我们创造出的一代人大多都是推特者、追随者,而不是实干家。”但是亞當 尼特认为,面对这样的惰性,由于需要让有抱负的人鼓起大量的内驱力和自我激励,这就形成了很大的能量。而对于亞當 尼特来讲,当他还是一名都市艺术家的时候就开始这样做了。他从街头过渡到伦敦市中心铺着抛光木材地板而且规模惊人的画廊,这出乎他的预料。亞當 尼特说:“我想成为一名传统的画家,但是艺术世界的游戏规则是必须上大学,可我没上过。我无法想象自己能够靠当艺术家谋生,所以我去学了更切实际的东西:平面设计。”花钱上艺术学校而又不能保证毕业之后肯定能成为艺术家,这等于是光凭信念而卖出一大步,足以让许多萌芽艺术家打消念头。但只要是学真本领,那么就创造力就会发挥作用。亞當 尼特当上了一名报酬过低、初出茅庐的平面设计师,选择了唯一能够表达自己的媒体:在街头找到的纸板和廉价的海报颜料。
“那时,我先得完成一整天的工作:设计别人让我设计的东西,然后才能回家绘画,而后者对于我来讲,是一种解放。”他在伊普斯威奇(Ipswich)的公寓里满满的都是他的作品。“我的朋友会过来告诉我他们很喜欢所看到的作品,我听了就会信心大增。我为每个我认识的人都画了张肖像。”
最后,这些画占了太多的空间,他决定把画送给慈善商店。他采用所看到的、人们处理衣服和小摆设的方式,把画装进垃圾袋里放在慈善商店外面。“第二天,这些画还在原地。这是别人第一次批评我,一种有趣的自豪感开始起作用。我想:‘好吧,那么我就把这些画都拿回来,’但是回家路上,我又决定将这些画沿街挂起来,把画靠在灯杆和墙上,这件事有点奇怪,像做梦一样。”10年前,伊普斯威奇的人都没听说过班克斯( Banksy),街头艺术也不是这个地处英格兰东部城市的特色。亞當 尼特苦笑着说之所以决定 “丢掉”他的艺术作品是源自一种“艺术应该为人民服务的纯粹感觉:这是一种乌托邦理想。不过,最后这些作品都被人在易趣网上卖掉了。”“人就是人,我免费分发作品,拿到的人却将我的作品变成了买卖。”
为了寻找更多纸板和街头,亞當 尼特搬至伦敦。他说:“我有种感觉,这不不仅是一次搬家,而是街头艺术移动的一个缩影。伦敦是一个空白画布,只有为数不多的街头艺术家。不利因素是,没有人会帮助你,没人指导你,也没传下来的知识。”这就是街头艺术,不是涂鸦,后者是城市艺术的古老形式,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规范。“使用喷雾罐涂鸦已经有80年的历史了,其规则也已经迅速建立起来了。非常传统的人会告诉你:绝不能碰墙壁。但是街头艺术打破了这些界限。”10年来,亞當 尼特一直都创作街头艺术,“丢掉”自己的画板作品,供任何人拾起,拿回家。但是他也会在墙上作画,直到他觉得自己学到了所有能学到的东西。“那些年就是我的艺术学校了,我就是通过实践学会了色彩和构图。你能从周围吸收很多知识,但是绝不能重复别人。批评家可是每天都在那里,他们会告诉你。”
2005年,亞當 尼特已经有了一批追随者,开始发表绘画印刷品,艾尔姆斯莱斯特斯创始人保罗·琼斯(Paul Jones)的妻子菲奥娜·麦金农( Fiona McKinnon)碰巧在易趣网上花了20英镑买了亞當 尼特的一副作品。琼斯说:“我们越是看这幅画,越是觉得有感触。” 琼斯夫妇偶然碰到了亞當 尼特,在看一场关于涂鸦的电影时,他们的座位挨着,就聊起天来。一年后,保罗给亞當 尼特打电话,主动提出要给他办一次画展。在街头绘画时,亞當 尼特一个月产出100幅作品。“当时的心态是:要画得最大、最好、最多。” 现在,亞當 尼特把精力集中起来,一年完成10幅。“过去我绘画只是为了能创作,能开心。但是,当我知道人们是专门来看我的作品,我就感觉自己需要说点什么。”
他完成的第一幅绘画作品是《理发》(The Haircut),是在纸板上采用混合绘画法完成的,篇幅很大,讲述的是布里克巷(Brick Lane)一家理发店的故事, 以前他每晚回家路上都会经过这家理发店。“我刚开始在纸板上绘画是出于必要,而现在我逐渐吃透了纸板。在画廊里,我可以把纸板变成雕塑,成为三维立体。后来,我觉得不能将自己限制于纸板上,我开始尝试采用金属、玻璃,凡是手头有的都用上了。我就像是一个拿着打字机的猴子。” 保罗·琼斯说亞當 尼特学东西速度之快令他“惊讶”。“亞當 尼特以前从未在画布上画过画,但是突然却成为用画布绘画的大师。当亞當 尼特开始弯曲透明塑胶时,连制作画框的人都不相信亞當 尼特竟然是在亲手弯曲它。亞當 尼特正在创作三维绘画,此类画很快就会走入公众的内心,由他引领的10年即将来临。”
亞當·尼特的影响范围非常广,其中包括大卫·霍克尼(David Hockney)和马蒂斯(Matisse)。“我看了一个有关马蒂斯创作的节目,他给教堂设计的彩色玻璃窗,我想抓住那种活力。如果我在画肖像,我会用荧光透明塑胶,再让灯光整个穿过,衬托出边缘,为画作形成一个轮廓线。”亞當 尼特的作品除了很明显的美感之外,之所以很成功还在于其所唤起的情绪非常真实。“经历是记忆中的书签 ,你能品味那个时刻,感受那种气氛。好的艺术作品就是转达那些经历。你有可能活得像摇滚乐明星,但仍有可能尚未经历会在自驾车甩卖集市上看到的一幕:一家人在吃着炸鱼和薯条。你会突然想‘那就是我所要画的内容’。”尽管亞當 尼特近期获得了成功,艾尔姆斯莱斯特斯带着亞當 尼特的3幅作品去参加香港艺术博览会,收藏家们争相购买,用琼斯的话说:亞當 尼特朴实无华,令人耳目一新。他在街头创作时形成了在竞争中领先一步的愿望,这种愿望仍然非常强烈,他的乌托邦理想也依旧生气勃勃。
在2008年,亞當 尼特在伦敦举办画展,期间雇佣了几名助手在伦敦的大街小巷散发他签名的作品印刷品1000幅,估计其总价值为100万英镑。亞當 尼特的粉丝从萨福克、苏格兰以及其他地方赶来,通宵在伦敦街头寻找亞當 尼特散发的作品,在推特和互联网上引发了一场艺术狂潮。这个时候,亞當 尼特的大型作品已经卖到4万3千英镑。他决定以散发画作印刷品“回报我绘画生涯开始时所得”,这是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决定。亞當 尼特现年33岁,与伴侣和孩子住在布莱顿的家中,在车库里创作,每完成一幅画都要花很长时间。亞當 尼特叹息着说希望有个助理。而琼斯却说:“不,你不需要!”琼斯非常自豪地补充说:“亞當 尼特属于老派类型,他要了解自己使用的材料,每件事都是自学的。”亞當 尼特内心的自信似乎非常坚定,这让他尝到了甜头。亞當 尼特说:“投资者想知道你过去的业绩、毕业院校、导师以及艺术家的发源地。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。但是如果幸运的话就可以实现突破,就能引起足够的注意。”保罗·琼斯认为今后十年属于亞當 尼特真有可能没有看错。